更新 2025年5月14日: Digital Foundry 揭露了任天堂 Switch 即將推出的 SoC 詳細規格,證實了許多流傳的傳言 - 包括 Tegra T239 晶片內確切的 CUDA 核心數量。這項揭露讓我們在六月正式上市前,能對這款遊戲主機的性能潛力有更深入的了解。雖然實際遊戲優化效果仍有待觀察,但早期跡象顯示其潛力令人期待。
原文:
備受期待的任天堂 Switch 2 已經揭開面紗,相較於前代產品展現出顯著升級,同時進入了一個已轉變的掌上型遊戲市場。與其在前代產品稱霸時相對缺乏競爭對手的環境不同,這次的新機型面臨來自像 Steam Deck 和 華碩 ROG Ally X 這類基於 PC 的掌上型遊戲裝置的強大競爭,這些裝置能在任何地方提供 3A 級遊戲體驗。
雖然任天堂的最新掌上型裝置對於像 瑪利歐賽車世界 這樣的獨佔遊戲仍保持其獨特吸引力,但考慮為多平台遊戲購買它的潛在買家,必須權衡其 449 美元的價格與其他更強大的替代方案。
既然初步的硬體規格已經公布,讓我們來檢視任天堂的 4K 遊戲聲明是否站得住腳。

Nvidia 的客製化晶片架構
任天堂 Switch 2 的核心是一顆客製化的 Nvidia Tegra T239 SoC,配備一個 8 核心的 ARM CPU 以及一個包含 1,536 個 CUDA 核心的 Ampere GPU。Digital Foundry 的分析證實了 2023 年早些時候關於此配置的傳聞。與筆記型電腦的 RTX 3050 架構相比,Switch 2 的實現方式似乎大幅精簡 - 僅包含 12 個串流多處理器,而非完整的桌上型電腦實現。
包含 DLSS 支援和光線追蹤功能理論上聽起來令人印象深刻,但其實際實現面臨著顯著的限制。考慮到有限的 Tensor 核心(總共 48 個)和 RT 核心(總共 12 個),現實的期望應該更專注於性能上的妥協,而非革命性的新增功能。
性能現實
Switch 2 的 GPU 在底座模式下的運作頻率為 1,007MHz,掌上模式為 561MHz,顯示出任天堂持續採用分化的性能策略。出乎意料的是,CPU 速度在掌上模式下略佔優勢(1,101MHz,底座模式為 998MHz),這可能是為了補償減少的記憶體頻寬。
記憶體配置有重大改進,配備了 12GB LPDDR5 並採用 128 位元匯流排,提供 102GB/s(底座模式)和 68GB/s(掌上模式)的頻寬。這對於像 瑪利歐賽車世界 這樣要求較高的開放世界遊戲來說,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升級。

顯示技術進展
升級後的 7.9 吋 LCD 面板提供 Full HD 解析度,具備 HDR10 認證和最高 120Hz 的可變更新率 - 這些規格甚至超越了 Steam Deck OLED 的能力。雖然亮度規格尚未公布,但 HDR10 認證要求至少 1,000 尼特的峰值亮度。
電池考量
儘管配備了更大的 5,220mAh 電池,任天堂預估最低遊戲時間約為 2 小時 - 比初代 Switch 的預估運行時間更短。這反映了在提升硬體性能與維持合理便攜性之間取得的平衡。
最終,任天堂 Switch 2 最明確的優勢在於作為任天堂傑出第一方遊戲的平臺,而非作為多功能掌上型遊戲 PC 的競爭者。雖然與其前代產品相比,技術進步是顯著的,但具備辨別力的玩家必須評估,任天堂的獨佔遊戲是否足以證明選擇這個生態系,而非選擇更強大的替代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