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4日更新:Digital Foundry 披露了任天堂 Switch 即将采用的 SoC 详细规格,证实了诸多流传已久的传闻——包括 Tegra T239 芯片内确切的 CUDA 核心数量。这一发现在该主机六月正式发布前,让我们对其性能表现有了实质性洞察。尽管实际游戏优化效果仍有待观察,但早期迹象表明其潜力值得期待。
原文报道:
备受期待的任天堂 Switch 2 终于揭开面纱,在展现较前代显著升级的同时,也正进入一个已彻底变革的掌机游戏战场。与当年几乎未逢敌手的前代不同,这款新机型将面临来自Steam Deck 与华硕 ROG Ally X 等基于 PC 的掌机强劲竞争——这些设备能在任何地方提供 AAA 级游戏体验。
尽管任天堂最新掌机凭借马力欧卡丁车世界 等独家作品依旧保持独特魅力,但考虑将其用于多平台游戏的潜在买家,仍需权衡其 449 美元的定价与性能更强的替代方案。
随着初步硬件规格的公布,现在让我们审视任天堂的 4K 游戏宣称是否站得住脚。

英伟达定制芯片架构
任天堂 Switch 2 的核心是一颗定制的英伟达 Tegra T239 SoC,配备 8 核 ARM CPU 与拥有 1,536 个 CUDA 核心的 Ampere GPU。Digital Foundry 的分析证实了 2023 年早期关于此配置的泄露。相较于笔记本 RTX 3050 的架构,Switch 2 的实现方案规模明显缩减——仅包含 12 个流式多处理器,而非完整的桌面版配置。
DLSS 支持与光线追踪功能的加入理论上令人印象深刻,但实际实施面临显著限制。鉴于 Tensor 核心(总计 48 个)与 RT 核心(总计 12 个)数量有限,合理的期待应更侧重于性能上的权衡,而非革命性提升。
性能现实
Switch 2 的 GPU 在底座模式下运行频率为 1,007MHz,掌机模式下为 561MHz,体现了任天堂延续的性能分轨策略。出乎意料的是,CPU 速度略偏向掌机模式(掌机 1,101MHz 对比底座 998MHz),这或许是为了补偿降低的内存带宽。
内存配置迎来重大改进,采用 12GB LPDDR5 内存与 128 位总线,提供 102GB/s(底座模式)与 68GB/s(掌机模式)的带宽。这对于像马力欧卡丁车世界 这类要求苛刻的开放世界游戏而言,是一项关键升级。

显示技术进展
升级后的 7.9 英寸 LCD 面板提供全高清分辨率,具备 HDR10 认证与最高 120Hz 的可变刷新率——这些规格甚至超越了 Steam Deck OLED 的能力。尽管亮度规格尚未公布,但 HDR10 认证要求至少 1,000 尼特的峰值亮度。
电池考量
尽管配备了更大的 5,220mAh 电池,任天堂预计最短游戏时间约为 2 小时——比初代 Switch 的预估续航更短。这反映了在提升硬件性能与保持合理便携性之间取得的平衡。
归根结底,任天堂 Switch 2 最明确的优势在于作为任天堂杰出第一方作品的平台,而非作为多用途掌上游戏 PC 的竞争者。尽管相较于前代其技术进步显著,但 discerning 玩家仍需评估:任天堂的独家作品是否足以让你选择此生态系统,而非性能更强大的替代方案。